一、个人简介
姓名:李珠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9年12月生
籍贯:河南开封人
最后学历: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职务: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土木工程系教师,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建筑节能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
二、学术及社会兼职
山西省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
一级期刊《工程力学》编委,《施工技术》杂志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委员会专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委员会专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专业委员
山西省土木学会理事、山西省道桥学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委特邀高级专家
中国建材工业联合会珍珠岩协会副会长
山西省节能协会理事、太原市节能协会副会长
三、学习及工作经历
1. 学习经历
1995/9 - 2000/7,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固体力学,博士,导师:张善元
1987/9 - 1990/7,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导师:贾书惠
1978/9 - 1982/7,铁道兵工程学院,铁建,学士
2. 工作经历
2000/6 - 至今,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土木系,教授、博导、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
1991/7 – 2000/6,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力学系,教授
1990/7 – 1991/7,石家庄铁道学院,力学教研室,讲师
1987/9 – 1990/7,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
1982/9 – 1987/7,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系,助教、讲师
四、承担工作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
本科生教学:讲授项目管理概论等专业课程,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研究生教学:为硕士生讲授结构动力学等课程,为博士生讲授高等结构动力学、结构分析程序专题,指导博硕士100余名。
五、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工程力学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主要进行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工作。
六、主要研究工作成果
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主编行业标准2部,参编行业标准2部,主编山西省地方标准3部,共获得专利19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先后主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重大项目1项、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其他项目4项、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国国家大剧院结构分析、山西省引黄工程等特大项目。
1. 主持及参与项目
(1).绿色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的节能集成技术及其在城镇建筑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0313014-1
(2).山西省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后续研究
低碳与循环经济专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系列产品研究与应用,(2011110120)
(3).多项基础研究计划的应用研究
①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
玻化微珠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50778118)
钢管混凝土构件冲击性能研究(50578103)
(参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劣化机理及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51308371)
②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两项:
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研究(20101402120007)
③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四项: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超轻骨料混凝土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体系研究
保温砂浆在节能工程中的应用及对结构耐久性影响
保温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④参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度项目一项:
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对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实施管理的引导研究(153070053-S)
⑤参与校青年基金一项:
绿色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集成技术研究
(4).主持横向项目多项:
①承重保温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及抗震性能试验(2013452)
②玻化微珠承重保温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2013034)
2. SCI论文
(1).Liang Wang,Zhu Li(*),Qiangshan Jing,Peng Liu.Synthesis of composite insulation materials—expanded perlite filled with silica aerogel.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已录用,待检索)
(2).Jiaguang Zhang, Yuanzhen Liu, Tao Feng, Mengjun Zhou, Lin Zhao, Aijuan Zhou, Zhu Li(*). Immobilizing bacteria in expanded perlite for the crack self-healing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48: 610-617.
(3).Wang W, Liu Y, Li Z, et al. Calculation on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ecycled aggregate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with added glazed hollow beads[J]. Materialprufung, 2017(2):202-209.
(4).Liu Y, Chen Y F, Wang W, Li Z. Bond performance of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under freeze–thaw cycles[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04(8):116-125.
(5).Wenjing Wang, Lin Zhao,Yuanzhen Liu,Zhu Li(*). Mix design for recycled aggregate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with mineral admixtures,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14, 66(10):492-504.
(6).Wenjing Wang, Lin Zhao,Yuanzhen Liu,Zhu Li(*).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in axial compression for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using construction wast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4,71(11):425-434.
(7).Yu Zhang, Gang Ma,Yuanzhen Liu,Zhu Li(*). Mix design for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using waste coal gangue as aggregate,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2015,19(5):878-884.
(8).Gang Ma,Yu Zhang,Yuanzhen Liu,Zhu Li(*).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interface microhardness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consisting of glazed hollow bead,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5
(9).Gang Ma,Yu Zhang, Yuanzhen Liu,Zhu Li(*).Seismic behavior of recycled aggregate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ratic) shear walls,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15,67(3):145-162.
(10).Lin Zhao,Wenjing Wang,Zhu Li(*),Microstructure and pore fractal dimensions of recycled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SCI),Materials Testing, 2015, 57(4):349-359.
(11).L. Zhao,W. Wang,Z. Li(*),Y. F. Chen,An experiment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dding glazed hollow bead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ncrete(SCI),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2015,19(5):929-935.
(12).Yu Zhang, Gang Ma, Yuanzhen Liu, Zhu Li(*).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Glazed Hollow Bead Insulation Concrete Beams[J].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 Composites,2015,34(20):1698-1712.
(13).Yuanzhen Liu,Wenjing Wang,Yu Zhang,Zhu Li,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al insulation concrete witha high volume of glazed hollow beads(SCI),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15,67(13):693-706.
3. 出版教材
(1).1998年,参编,工程力学计算机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建材出版社。
(2).2007年,主编,土木工程施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2011年,主编,玻化微珠保温材料的系列研究与“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2013年,主编,预应力数字化张拉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4. 标准
(1).行业标准,《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C/T 2164-2013) ,主编。
(2).行业标准,《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报审),主编。
(3).行业标准,《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 253-2011),参编。
(4).行业标准,《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 261-2011),参编。
(5).山西省地方标准,《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应用技术规程》(DBJ04-274-2009),主编。
(6).山西省地方标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J04-250-2007),主编。
(7).山西省地方标准,《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DBJ04/T285-2010),主编。
5. 专利
(1).第一发明人,高效节能玻化微珠保温砂浆ZL200610012729.6
(2).第一发明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ZL200610012726.2
(3).第一发明人,一种保温隔热砂浆及其在地板辐射采暖中的施工方法ZL200610048275.8
(4).第一发明人,城市建筑整体内保温的室内施工方法ZL200710185259.8
(5).第一发明人,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ZL200910075207.4
(6).第一发明人,无机保温承重砌块的制作方法ZL200910075209.3
(7).第一发明人,新型保温砂浆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010123876.7
(8).第一发明人,发泡型无机保温隔热板、其制备方法及其保温层ZL201010123880.3
(9).第一发明人,废弃纤维保温承重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ZL201110084478.3
(10).第一发明人,保温承重再生混凝土ZL201210102704.0
(11).第一发明人,一种防火脚手架踏板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417320.8
(12).第一发明人,超低能耗日光温室的制造方法ZL200810079703.2
(13).第一发明人,煤气供热式玻化微珠膨胀炉ZL200620127293.0
(14).第一发明人,煤炉供热式玻化微珠膨胀炉ZL200620127289.4
(15).第一发明人,节能型炒砂炉ZL200820076087.0
(16).第一发明人,节能型玻化微珠膨胀膨化电炉ZL200820076088.5
(17).第一发明人,节能燃气式玻化微珠膨胀膨化电炉ZL200820076086.6
(18).第一发明人,无机保温砂浆机械搅拌喷涂发泡一体化设备ZL201120475840.5
(19).第二发明人,超轻骨料混凝土免拆保温墙模ZL200420117204.5
(20).第二发明人,含纳米珍珠岩的建筑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201410804375.3
七、荣誉
1. 2001年,项目“顶部大空间特种复杂结构设计与微机控制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2001年,项目“深基坑椭圆环梁内外支撑体系的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二等奖。
3. 2004年,项目“无粘结预应力智能控制张拉仪的研制与应用” 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 2004年,荣获富士康奖教金。
5. 2008年,项目“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研制与应用(2008-J-2-008)”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 2009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2009中国建筑节能减排十大突出贡献人物奖。
7. 2010年,项目“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
八、联系方式
手机:13934043009
E-mail:lizhu9999@vip.sina.com
通讯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土木系
邮编:030024